top of page

【常見問題QA】活動側拍 vs 親子寫真 到底差在哪裡?

「活動側拍」跟「親子寫真」有什麼不同?看起來好像都很自然、都沒有一直看鏡頭,那差別在哪裡呢?」其實,兩者最大的不同,不在於是否看鏡頭,而在於 ——

📍畫面是否經過攝影師安排與指導。 ⬇️親子寫真 範例

📸【常見問題】活動側拍 vs 親子寫真,到底差在哪裡?

在親子攝影的詢問中,最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:「活動側拍」跟「親子寫真」有什麼不同?看起來好像都很自然、都沒有一直看鏡頭,那差別在哪裡呢?」其實,兩者最大的不同,不在於是否看鏡頭,而在於 ——

📍畫面是否經過攝影師安排與指導。


🎈一、什麼是「活動側拍」?(範例:最後面五張照片)

活動側拍,就是在實際活動中,以活動本身的流程與進行為主。像是:

  • 生日派對

  • 氣球手作活動

  • 足球體驗、親子課程

  • DIY、烤棉花糖、放煙火

  • 任何戶外或室內的活動現場

攝影師會跟著活動的節奏,捕捉真實、當下的互動與表情。

📍偶爾可以叫大家看鏡頭一下,但大部分時間不會干預活動進行。

因此這類照片的特點是:

✔ 很真實自然,不刻意安排動作

✔ 以活動流程為主,攝影師配合

✔ 拍攝量通常多但品質落差較大,情境不可控,例如光線、人潮、背景雜物、人髮型造型亂掉


二、什麼是「親子寫真」?

親子寫真雖然也很自然,但它的自然,是在 攝影師安排下的自然。也就是:

📍攝影師會指導動作,安排場景,再在過程中捕捉自然瞬間。

例如:

  • 一起往前跑

  • 牽手往側邊跑

  • 小孩轉圈、跳起來

  • 爸爸媽媽坐著,小孩從後面抱上來

  • 媽媽拉著孩子一起奔跑

  • 在草地上彼此聊天、玩耍

這些畫面看起來像自然記錄,但其實都是經過安排、指令、引導才能拍到的瞬間。因此親子寫真的特點是:

✔ 以呈現「畫面好看」為主

✔ 會花較多時間整理衣着、位置、姿勢,注意光線、背景、構圖。

✔ 節奏較慢、畫面要求更高

🎪三、舉例:如果是在豪華露營區拍攝呢?

現在很多豪華露營區(Glamping)活動很多:下午茶、Pizza DIY、親子手作、晚間營火、棉花糖、放煙火、園區巡禮……

如果攝影師全程跟拍,通常會變成:👉 70–100% 都是活動側拍

因為家庭都在活動中,很少有時間可以進行「安排好的親子寫真」。但很多家庭其實希望同時擁有漂亮的寫真作品,不是只想留下活動記錄。所以我通常給的建議是:

⭐ 最完美的安排:50% 活動拍攝 + 50% 親子寫真

📍 保留一半時間做活動側拍,跟著孩子參加手作、遊戲、吃東西、跑來跑去,記錄真實互動。

📍 預留另一半時間做親子寫真

例如:

  • 飯店或帳篷前

  • 草地

  • 樹林步道

  • 黃金日落時段

在這段時間,我會引導動作、安排畫面,拍出真正「像自然互動一樣」的寫真照片。這樣的攝影行程安排會非常完整:

✔ 有活動的自然紀錄

✔ 有家庭的正式寫真感

✔ 表情豐富、畫面優雅、整組照片故事性完整

📷小結:一句話看懂

類型

有看鏡頭?

有安排動作?

特色

活動側拍

大部分沒看鏡頭

❌不安排

互動真實自然

親子寫真

有/沒有都可以

✔一定會

刻意安排,畫面更完美

⬇️活動側拍 範例
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